

潼南局以“商标富农、品牌兴农”为中心,引导农户、涉农企业提高商标意识,强化指导、帮扶、挖潜等三项措施,帮助涉农企业成功认定了“民丰”农化、“康河”食品等5件重庆市涉农著名商标和20件潼南县知名商标,利用涉农企业品牌优势发展订单农业的范围已从潼南县内扩展到重庆主城区、四川等地,年产值近20亿元,惠及农户30000余户,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一是强化分类指导。以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建立“名、优、新、特”农副产品以及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农产品统计台账,以实现一企一标、一所一标为目标,积极引导注册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商标;以推进农村产业化为目的,引导有一定知名度、形成产业规模的农副产品如“潼南绿”蔬菜、“矮株蜜梨”注册集体商标;以提高商标注册人自我保护能力和水平为目的,指导知名企业注册防御商标;同时加强注册商标工作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涉农商标注册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介,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解决办法,推动全县涉农商标注册稳步增长。
二是强化创牌帮扶。以帮助涉农企业争创市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为重点,建立局领导包服企业制度,制定商标服务“三年规划”措施,按照“择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选择一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建立商标联系员制度,深入走访,零距离、面对面地指导,主动为农户、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围绕树立名牌,组织相关法律培训;围绕注册品牌,建立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加强业务联系和沟通,互通情况、协调配合,形成帮扶合力;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以工商所为责任单位,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将帮扶目标纳入工商所绩效考核;指导企业建立商标管理制度,帮助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市、国家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推荐引导服务工作。现在,已帮助一家涉农企业上报认定驰名商标。
三是强化品牌挖潜。以提高涉农商标使用效能为重点,帮助企业和农户提高品牌意识,积极利用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打假扶优”为工作重心,加强对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涉农品牌企业开展“护牌”、“用牌””指导服务;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利用“潼南市场信息网”发布辖区涉农企业的产品、商标信息,积极向社会推介;建立“以品牌促发展”协调机制,推行“公司+农户+商标+订单”的经营模式,通过牵线搭桥,帮助涉农企业和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以商标的品牌效应带动产值增长,带动农民稳步致富。在去年大白菜和韩国萝卜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与渝惠集团公司、重百和沃尔玛(蔬菜) 超市等签订50000亩大白菜和萝卜订单种植合同的桂林双坝村、太安罐坝村的菜农,收入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比往年增加了20%。(潼南局供稿)